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,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,学院以“5·25”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为契机,围绕“心向阳光 青春绽放”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。此次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形式,为同学们搭建起探索心灵、传递温暖的平台,吸引众多学子踊跃参与。
主题班会启心智,共话成长护心灵
作为本次宣传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心话拾光 共筑心灵”的心理主题班会活动有序开展。各班级以班会为纽带、以真诚交流为核心,通过案例分析、互动游戏、小组讨论等环节,引导学生敞开心扉,分享内心困惑,共同探讨应对策略。“生病时室友帮忙带饭打水,感觉被关心特别温暖!谢谢舍友,也想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。”“以前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,最近参加一次主持活动后感觉自信多了!原来跨出舒适区真的能收获惊喜哦。”同学们在交流中拾取温暖片段,构建彼此理解的心灵空间,形成互助支持的心理氛围。
三行情书诉心声,文字传情暖人心
同学们通过三行情书形式,将内心深处的情感、困惑与期待,化作简洁而真挚的文字。或诉说成长的感悟,或表达对未来的期许,一字一句在心中种下温暖,让自己在书写中看见内心的光。“笑是晨露吻醒的芽,泪为长夜淬炼的星,我以新葡的京集团为笺写就独属自己的春”“于时光长河悠然信步,同自我灵魂温柔会晤,每一步履皆义无反顾、毫无踟蹰。”这些承载着青春心事的三行情书,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情感的出口,也增进了师生间、同学间的情感共鸣。
素质拓展淬韧性,凝心聚力展风采
为淬炼学生的心理韧性与团队协作能力,5月13日下午心理中心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活动。活动以“名字接龙”游戏开场,学生随机分组,每组围成圈依次复述前一位同学名字并介绍自己,在轻松氛围中破冰,快速拉近彼此距离。通过推选产生队长、队秘,共同构思队名、创编队歌,并以创意形式进行队伍展示,有效激发成员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。
在核心环节“挑战150”系列活动中:“某某队最棒”以口号呐喊凝聚士气、“集中注意力”训练专注力、“跳大绳”提升团队节奏、“巧抛彩球”考验手眼协调、“不倒森林”锻炼应变能力、“能量传递”强化配合默契,学生互帮互助,从最初的羞涩到彼此信任,不仅缓解了心理压力,更帮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收获自信,为健康成长注入积极力量。
心愿瓶中寄期许,美好愿景向未来
为促进学生心灵交流,关注内心成长,5月20日学院开展了“瓶载心意 爱暖心灵”为主题的心愿瓶漂流活动。活动现场,学生们或驻足沉思,或与同伴轻声交流,认真地将内心的想法付诸笔端。有人写下“希望期末考试有好成绩”的奋斗目标,有人倾诉“如何消除和好朋友的误会”“如何改善亲子关系”的情感困惑,还有人留下“愿校园永远充满活力”的美好祝福,这些承载着不同情感与期待的纸条被小心翼翼地放入胶囊瓶。活动中,学生们纷纷表示,书写心愿的过程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,看着承载不同故事的漂流瓶汇聚,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与共鸣。
情景演绎展心韵,心灵剧场引共鸣
为深化学生自我探索,促进心理成长,5月29日学院举办“剧述心声 青春同行”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。活动以校园生活为蓝本,鼓励学生通过戏剧形式展现内心世界,经过系部初赛,12支优秀队伍脱颖而出。医护系《微笑点亮璀璨未来》通过主人公从自我怀疑到重拾信心的蜕变,展现当代大学生直面压力、勇敢追梦的精神;管工系《裂缝里的光》聚焦家庭和学业,以细腻的情感演绎,引发观众对亲子关系的深刻思考;机械工程系《暗夜星光》则将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具象化,通过梦境中压力与自我的对话,展现大学生内心矛盾与觉醒,传递“与压力共存,向自我和解”的治愈力量。舞台上,演员们以真挚的情感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心理剧技术,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刻画得淋漓尽致,展现了同学们的青春活力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,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和阵阵掌声。
本次“5·25”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参与度高、覆盖面广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我院将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创新活动形式,为学生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。




(图文/戴丽 校对/鲁原 审核/赵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