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7日,学院团委组织院级重点团队赴博望区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探访村落品乡韵 研习非遗传匠心”为主题,将社会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、爱国主义教育、非遗技艺传承有效融合,鼓励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、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、增长本领、作出贡献。此次调研活动受到团博望区委的大力支持。
躬身访村落,筑梦绘新景。调研第一站,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荷塘村,切身感受该村从山地多、耕地少的无人问津“空心村”,到发展乡村旅游,用美丽风景演绎乡土故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一跃成为客流如织“打卡地”的巨大变化。荷塘村将闲置资源整合利用,让乡村焕发新光彩的成功案例,引发同学们的强烈共鸣,激发了大家用知识赋能乡土,让专业扎根田垄,在乡村振兴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心与热情。
青山祭英烈,学子立誓言。横山,是中国共产党在江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。实践团的同学们参观百峰村红色教育陈列馆,瞻仰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,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,详细了解横山事变、博望伏击战、小丹阳战斗以及刘一鸿、费明龙等烈士的英勇事迹。同学们表示,青年学生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,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,以先烈先辈为榜样,奋发新作为,建功新时代。
非遗承古韵,匠心焕新光。此次调研的最后一站,同学们来到横望山米酒厂和林春和食品有限公司,探寻非遗保护的地方实践路径。在企业负责人的细致讲解下,同学们直观了解两家从历史中走来的“安徽老字号”企业,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下,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技术充分融合,在持续深挖品牌背后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,在数字时代转型中与时代接轨、与需求合拍,带动企业快速成长的发展历程。
团委还将通过暑期“三下乡”等青字号品牌活动的常态化开展,把马鞍山本地丰富资源充分融入青年思政育人过程,在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中,深挖活动背后的人文价值与情感意义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、砥砺青春、诠释担当,为奋力谱写新葡的京集团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


(文图/孟昭苏 校对/孙兴敏 审核/李秀华)